法定传染病是指国家法律规定必须报告、隔离或治疗的传染病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的规定,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43种,下面就列举其中的一部分。

鼠疫:由鼠疫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跳蚤叮咬传播,可引起高热、淋巴结肿大、出血等症状。

黄热病:由黄热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,可引起高热、黄疸、肝脾肿大等症状。

狂犬病: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狗、猫等动物的咬伤传播,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,如恐水、抽搐等。

肺结核: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可引起咳嗽、咳痰、胸痛等症状。

艾滋病: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性传播、血液传播等途径传播,可引起免疫系统功能损害,导致各种感染和恶性肿瘤。

禽流感: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禽类的呼吸道分泌物传播,可引起发热、咳嗽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
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: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唾液等分泌物传播,可引起发热、咽痛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。

乙型病毒性肝炎: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血液、性传播等途径传播,可引起肝脏损害,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。

以上是部分法定传染病的介绍,这些病种在我国被认为是高度危险的传染病,必须得到及时治疗和隔离,以保护公共卫生和全民健康。